徐晓星
潜山市位于安徽西南部,素有“皖国古都、二乔故里、安徽之源、京剧之祖、黄梅之乡”美誉,2018年撤县设市,是全国首个、目前唯一以旅游特色获批的县级市。根据安排,下面我就如何创新宣传营销方式,切实提高我市文化旅游市场影响力提几点建议:
一、要紧跟产业发展潮流。近年来,我市打造“皖美潜宿”民宿品牌,建成陌上海心谷、西津渡、一村美宿、陋室邂逅、清然居、知竹轩等特色民宿,形成了环天柱山50余家中高端精品民宿“集聚区”,每逢节假日“一房难求”。围绕天柱山风景区周边也形成了天柱山滑雪胜地、魔幻森林、天柱山大峡谷、九曲河漂流、凤凰源漂流等一批成熟的配套景区。天柱山旅游公司与黄山途马合作成立的天柱山智慧公司所运营的“一部手机游潜山”平台也将潜山市的智慧旅游系统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。但从近几年的形势来说,未来景区的门票经济将持续弱化,传统景区急需优化产业布局,要尽快完成雪湖里、龙井巷等街区、酒店的项目建设,进一步完善产业链,扩大产品设计范围,提升产品主观调控能力。
二、要不断拓展旅游吸引物。任何传统旅游目的地要长盛不衰,除了有核心旅游吸引物的支撑,还得有不断拓展或创新的项目,或者举办富有创意和影响的活动。潜山市城区支撑性旅游项目不足,配套“留客”性项目吸引力弱,建议在雪湖里、龙井巷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开发演艺、灯光秀等夜经济项目,同时开拓露营、自驾营地等“有车一族”项目,打造“山城一体化”,实际上做到“白天看景、晚上看戏”的游娱化一体化体验。
三、要及时追踪新兴业态。新兴业态是相对于传统旅游吸引物而言,由于不同于既往,以创新或全新姿态出现,从而引发客源市场的关注,有的甚至成为“网红”,从而对目的地形象予以积极支撑和拉升。以VR、AR为代表的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、人工智能、光影技术、5G、元宇宙以及数字技术、声光电技术的深度运用让沉浸式体验成为可能,并为文旅新场景的体验品质赋能。通过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,为旅游者呈现心灵震撼的视听盛宴。五一期间的武功山、老君山、都江堰甚至省内的八公山、三河古镇的夜间光影秀,纷纷在互联网上引起极大关注和好评。
四、要强化文化资源利用。以文化赋魂。潜山市拥有极其丰富、深厚的文化资源,例如七仙女、大小乔、汉武封岳、安徽之源、徽班进京等等,在天柱山、市区内的一些重要节点制作打卡位,例如拜岳台、皖公神像、雪湖公园、太平塔等,在节假日期间开展一些行走式、沉浸式的演艺方式以及举办一些高端的文化论坛。以业态赋形。要有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业态,可以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六要素“吃住行游购娱”都场景化。“吃有特色、住有品质、行有智慧、游有个性、购有创意、娱有情感”的业态创新。以创意赋新。要适应新一代消费者从“看”到“玩”的需求和喜好,剧本杀、文旅+音乐、文旅+电竞、文旅+定向、文旅+研学以及非遗市集、书茶雅集、国风国潮、露营房车等新型的休闲娱乐方式的等“新玩法“,让场景更好玩、体验更沉浸、消费多样化。
五、要加强人才培育。建议一是采取“外引内培”的方式,培养一批有文化、懂艺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;二是依托安徽大学、安庆师范大学、上海旅专等高校资源,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培养实践型旅游人才;三是开展行业岗位技能比武,落实物质奖励,并加大宣传推介。
六、要加大新媒体支持力度。加强导游队伍的新媒体平台使用技能学习,培养一批网红导游队伍;借鉴“淄博烧烤”、“哈尔滨冰雪”、“天水麻辣烫”等当地文旅的精准判断、果断出手、借势营销,在我市新媒体队伍中要着重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形势判断、热点追踪力量,从“蹭热点”前往“制造热点”,最终自己成为“热点”;在我市范围内举办“讲好潜山故事”培训班,让“潜山人”学习了解潜山本身的文化内涵,包含诗词文化、地质文化、戏曲文化、古老传说、自然禀赋等等,让所有“潜山人”通过新媒体、自媒体平台真正讲好文化名山背后的历史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