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 鸣
近年来,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“生态立市、文旅兴市”战略,把文化旅游作为首位产业来推动,以天柱山为龙头,以全域旅游为抓手,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2021年以来,文旅项目投资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,文化、民宿、研学、体育、康养、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亮点纷呈,主峰景区游客量屡创新高。对标“大黄山”建设打造环天柱山旅游集聚区、争创天柱山世界级景区任务和要求,我市文旅产业发展仍存在文旅资源整合不充分、产品开发水平不高、产品业态不丰富等问题,文旅产业类好项目、大项目支撑不足。伴随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、新变革,抢抓融入大黄山建设机遇,我们要更加明晰我市在“大黄山”统一评价体系和营销体系中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定位,调整过度追求绩效考核和追求大项目落地理念,强化项目合理性及投资方综合实力论证,扩展招商路径和形式,避免比拼优惠政策陷入同质化竞争,开展文旅产业链、生态圈招商,锻长板、补短板、聚集群、提效益。为此,提出以下建议:
1.对标梳理项目资源。摸清家底与精准资源引入相结合。精准对标产业最新动向,及时梳理文旅项目开发必需的基础条件和“引流”要素,以及交通、土地、市场等支撑资源,为项目招引做足前期准备。以休闲度假、创意经济、体育赛事、医疗康养、会展经济、文化服务为主攻方向,推动项目业态丰富和规模升级,以闲置资产盘活、文旅产业链资源整合等为重心编制文旅产业招商图谱,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。
2.统筹做好项目包装。强化国际视野、对照国际标准,围绕构建“一核两带三区”总体发展格局,紧抓关键环节招商,邀请专业人员有针对性的科学确定在库项目初步定位、游憩模式、收入模式、管理模式、营销模式、投融资模式和商业经营模式,完成招商前的项目包装,提升招商引资成功率。加快星级酒店、旅游演艺项目、特色餐饮店、文创旅游商品展销等建设;重点开发文化体验游、乡村民宿游、研学科普游、红色教育游、中医药康养游、体育健身游等文旅融合产品,实现文旅产业集聚集约发展。
3.联动发展营销造势。充实健全产业链县干招商组及重点产业专班力量和工作机制,借力大黄山统一招商平台,以参加国内外相关文旅会展活动为契机,精心策划宣介主题,适时举办国内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。积极对接专业的招商服务机构,立足全市文旅项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,有针对性的研究策划和规划筛选招商对象、合作伙伴,提高招商对接效率。主动接触文化旅游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企业总部,针对目标行业、目标企业进行深度走访,对接了解企业投资意向,积极寻求项目投资和经营管理合作发展机会。主打“俄罗斯村”康养特色核心产品,在世界度假产品中快速突围,激发文旅产业招商引流的全球吸引力和影响力。
4.创新开发运营管理。探索政府做“生态”、景区做“平台”、市场做“业态”的开发运营管理体系,坚持引育并重,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,推动中小微文旅企业做大做强。发挥文旅投集团龙头效应,争取整合文旅财政资金、专项债、“和美舒州”融资等,通过产业基金和资本扶持招引社会资本来我市布局布点、合作运营,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化高端化精品化发展。以市场化操作为理念,以项目价值最大化、风险最低为原则,构建全面尽职调查、市场前置评判、条款设定、退出路径等科学决策机制。有效盘活因经营不善导致的闲置旅游项目,出台引导扶持政策对闲置旅游项目进行资产重组兼并、升级改造,推动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良性循环,有效提升旅游资产利用率和竞争力,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。积极招引专业运营人才,扶持培育乡村文创团队,建立旅游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训体系,强化人才支撑。